RG Super Cup
如歌超級賀歲杯
跟蹤報道
激烈角逐,16強即將誕生
2025如歌賀歲杯進入白熱化階段,32進16強的比賽接近尾聲,晉級名額即將揭曉。本屆賽事吸引了眾多業余及職業高手參賽,不僅為球員們提供了高水平競技的平臺,也見證了如歌模擬器在精準度、競技性和沉浸感上的全面升級。
從挑戰到突破,球員們的賽場故事
洪學文
千平球館老板感受如歌魅力
作為一名高爾夫愛好者,洪學文在早年開設了私人室內高爾夫會所,如今也是一家近千平室內高爾夫球館的經營者。
他認為,如歌不僅提供了精準的模擬體驗,還打造了一個讓球友相聚、競技的平臺。“比賽是球技的提升機會,也是結識球友、拓展圈層的契機。無論結果如何,享受過程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涂保秀
“HIO女王”的堅持與突破
作為本屆賽事中表現最為亮眼的女子球員之一,涂保秀憑借156場比賽的堅持,打出了4次一桿進洞,勇奪“鐵人獎”,并成功躋身32強。
回顧去年的遺憾未能晉級64強,她在本屆賽事中全力以赴,最終迎來了突破。“比賽讓我球技提升,還能與高手切磋,還有獎金可以拿,真的是一舉多得。我希望如歌賀歲杯越辦越好,讓更多球員參與進來。”
沈楠楠
中巡賽冠軍的沉穩應戰
“我參加過多次如歌舉辦的線上職業巡回賽,同時一些線下職業賽也有如歌支持的身影。”作為拿到過中巡賽冠軍的職業球員,沈楠楠深知如歌對高爾夫運動發展的支持與推動。
沈楠楠與周賜麟曾揮桿2021RGTour-上海男子錦標賽
面對即將到來的團隊賽,他表示會全力配合隊友,爭取更好的成績:“晉級16強的路上,每一場比賽都是硬仗,但正是這樣的對抗,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。”
張繼洋
去年亞軍,力求突破遺憾
作為2024如歌賀歲杯的亞軍,張繼洋再次參賽挑戰冠軍。他認為如歌模擬器的擊球距離與真實球場高度匹配,使得室內高爾夫的訓練更具實戰意義。
今年,他的目標明確——彌補去年的遺憾,全力以赴爭取更好的成績。“去年的決賽輪,我們錯失了關鍵的三碼老鷹推桿,今年我和隊友會更好地配合,爭取打出最佳狀態。”
馬寧
北方球員的冬季最佳選擇
從1996年開啟了高爾夫生涯的馬寧,在三年前因好友開了如歌球館,才開始真正了解室內高爾夫的魅力。“這次是我第二次參加如歌賀歲杯。從海選一路走到64強,過程真的不容易,對我來說既是刺激也是挑戰。”
馬寧坦言,模擬器彌補了北方球員冬季無法下場的困境,讓他們在寒冷的季節依然可以維持狀態,甚至提升技術。完賽152場的數據,展現了他對比賽的熱情與認可,“如歌第三代系統的畫質、球感、數據統計都更接近真實球場,尤其是果嶺推桿的精準度大幅提升,對訓練幫助非常大。”
吳菡
業余選手的成長之路
吳菡在如歌線上賽的比賽過程中,找到了全新的成長方式。他坦言,如歌賀歲杯對業余球員幫助極大,使訓練更有目標性,成長速度大幅提升。
今年,吳菡雖然在64進32強時失利被淘汰,但因后續賽制為團隊賽,他得以與高偉揚組隊繼續參賽。面對團隊賽,他認為長期搭檔的配合是關鍵,“團隊賽的魅力在于互補,只有彼此熟悉、配合默契,才能實現1+1>2的效果。”
16強即將誕生,誰能繼續前行?
隨著32進16強比賽即將收官,晉級名單即將揭曉。進入16強的球員不僅需要個人實力突出,更要在團隊賽中展現默契與戰術智慧。面對更加嚴峻的對抗,球員們紛紛表示將全力以赴,爭取更進一步。
同時,Bluewater與Callaway卡拉威高爾夫對賽事大力支持,不僅帶來了豐厚獎品,更以多重獎勵機制,鼓勵選手們在競技中超越極限,揮灑榮耀。
如歌賀歲杯不僅是一場競技比拼,更是高爾夫文化的傳承與創新。隨著賽程推進,戰局愈發緊張,誰能最終問鼎?讓我們拭目以待!